學校各相關單位:
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《關于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》,深入實施《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》(以下簡稱《綱要》),根據《吉林省全面推進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方案》《吉林省教育廳關于開展第二批課程思政示范項目遴選工作的通知》要求,學校決定開展第二批省級課程思政示范項目遴選推薦工作,具體通知如下。
一、目標任務
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,堅持立德樹人,發揮教師隊伍“主力軍”、課程建設“主陣地”、課堂教學“主渠道”作用,強化示范引領,強化資源共享,全面推進課程思政高質量建設,將思政工作體系貫通人才培養體系全過程,構建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大格局。
通過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、教學研究示范中心,全面推進學校的課程思政建設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,探索創新課程思政建設方法路徑,構建全面覆蓋、類型豐富、層次遞進、相互支撐的課程思政體系。
二、申報條件
(一)課程思政示范課程
1.課程已納入人才培養方案或專業考試計劃,實施學分管理,并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。
2.課程準確把握“堅定學生理想信念,教育學生愛黨、愛國、愛社會主義、愛人民、愛集體”主線,結合所在學科專業、所屬課程類型的育人要求和特點,深入挖掘蘊含的思政教育資源,優化課程思政內容供給。
3.課程注重體現學校辦學定位和專業特色,注重價值塑造、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相統一,科學設計課程目標和教案課件,將思政教育有機融入課程教學,達到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。
4.課程注重課程思政建設模式創新,教學內容體現思想性、前沿性與時代性,教學方法體現先進性、互動性與針對性,形成可供同類課程借鑒共享的經驗、成果和模式。
5.課程所有授課教師政治立場堅定,師德師風良好,就政治表現,師德師風,是否存在違法違紀、學術不端、重大教學事故等情況由學院黨組織出具政治審查意見。課程負責人具有高級職稱,能夠準確把握本課程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方向和重點,并融入課程教學全過程。課程教學團隊人員結構合理,任務分工明確,集體教研制度完善且有效實施,經常性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教學研究和交流,課程思政建設整體水平高。
6.課程考核方式和評價辦法完善,育人效果顯著,學生評教結果優秀,校內外同行專家評價良好,形成較高水平的課程思政展示成果,具有良好的示范輻射作用。
7.普通本科課程要堅持以本為本,聚焦專業特點和育人要求,適應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培養需要,推動專業教育與思政教育緊密融合。
8.已獲國家級和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的課程不可再次申報,獲吉林省首批課程思政建設項目的課程可優先申報,本次推薦從校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程中評審遴選。
(二)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
1.中心聚焦課程思政教學實踐和理論研究,發展定位準確,育人理念先進,工作規劃清晰,任務職責明確,運行機制完備,建設特色鮮明。
2.中心負責人政治立場堅定,師德師風良好,對如何結合本校辦學定位和專業特色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有深刻理解,具有豐富的課程思政建設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成果。中心人員配備科學合理,具有相應的課程思政建設實踐經驗和理論研究基礎。
3.中心積極探索創新課程思政建設方法路徑,形成具有推廣價值的經驗做法和高質量的研究成果,能夠有效指導和有力推進學校、院系、教師不同層面的課程思政建設,并在校內外形成示范輻射效應。
4.中心支持指導不同學科專業、不同類型課程,立足專業特色和課程育人特點開展課程思政建設,建成一批課程思政優質資源,建有宣傳展示數字化平臺,并開展推廣共享。
5.中心開展經常性的課程思政建設教師交流、觀摩和培訓活動,匯聚專業課和思政課教師合力,積極推動教師課程思政建設能力整體提高。
6.中心探索建立課程思政建設質量評價體系和激勵機制,推動學校將課程思政建設成效納入院系、教師的績效考核內容,不斷提高教師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。
7.中心在政策、經費和條件等方面保障有力,具有開展課程思政教學設計、分享、展示、培訓、研討等活動的良好基礎和支撐能力。
8.已獲國家級和省級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的學校不可再申報。
三、申報材料要求
《吉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匯總表》《吉林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申報匯總表》《吉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書》《吉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中心申報書》以Word版形式報送;學院出具的黨組織政治審查意見以PDF蓋章版報送。報送截止時間6月21日,逾期不再受理。
以上電子版材料發送至郵箱307951620@qq.com。
聯系人:侯鶴楠,電話:85250078。
附件:1.吉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匯總表
2.吉林省課程思政教學研究示范中心申報匯總表
3.吉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申報書
4.吉林省本科高校課程思政示范中心申報書
教務處
2024年6月18日